在当下教育竞争白热化的态势中,一场高含金量的学科竞赛,就像一把精准的标尺,能瞬间丈量出一所高校在人才培育上的真功夫。而且,这不仅是学生个人的比拼,更是高校教育质量的无声较量168股票配资,能在这样的较量中脱颖而出,足以说明其人才培养模式的扎实与高效。
近日,第30届中国日报社“21世纪杯”全国英语演讲比赛湖北赛区决赛落下帷幕。其中,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23级英语翻译专业的潘莉丽斩获湖北省亚军并成功晋级国赛,同时还有2023级英语师范专业的王志利也荣获三等奖。
这一成绩绝非偶然,从两位选手的表现来看,定题演讲时他们围绕“Livewithinandbeyondthe21stcentury”旁征博引,即兴环节又能凭借扎实功底和缜密逻辑应对评委提问,展现出的不仅是语言能力,更是批判性思维与跨文化表达的综合素养。这样的表现,无疑让人们对华中师范大学的教学质量有了更直观的认可。
实际上,近年来华中师大外国语学院本科人才培养重质量、重成效,不断取得新的突破。尤其是在专业竞赛方面,该学院曾有2021级邬丽婷获“外研社·国才杯”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全国特等奖;2020级陈彦壁、徐浩南获“外研社·国才杯”全国英语演讲大赛网络赛特等奖、全国英语大赛全国二等奖;2021级王一果获“高教社杯”全国商务英语实践大赛商务英语应用实践子赛一等奖……
展开剩余64%这一系列成绩充分彰显了该校教学质量的扎实过硬,能让学生在高规格赛事中具备强劲竞争力;更反映出其培养模式注重实效,并非只停留在理论教学层面,而是通过实践锻炼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;同时也说明该校外国语学院在学科建设上成效显著,能精准把握学科发展方向和竞赛要求,为学生提供有力的指导和支持,形成了持续“产出”优秀学子的良性培养机制。
甚至在2023年11月,华中师大外国语学院邬丽婷同学作为第十四届MODELAPEC大会全国总冠军,受邀以中国青年代表身份参加2023年美国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。其在峰会期间所展示出的出色表现,也正是外国语学院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外语人才的体现。
同时,依据华中师大官方信息,其外国语学院培养的本科毕业生在各行业绽放光彩,大多成长为单位骨干力量。例如2013届师范专业孙骙骥就职于新华通讯社,翻译专业冯硕任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助理教授、吴沛斌为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干部;2015届蒋立炜在联合国难民署日内瓦总部应急安全与供应司任安全官员。
另外,小语种领域毕业生同样出色:如2015届法语系朱婧天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法语频道新闻主持人,2012届日语专业刘洁成自媒体品牌“活出表达力”创始人,2019届俄语系盖培文就职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交流局,2015届朝鲜语专业黄科珂任职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组织部,2023届法语系陈宇、西班牙语专业高峰与丁皓然经外交部定向人才培养选拔,进入中国外交部。
这些毕业生覆盖体制内关键部门、国际组织、媒体等多元赛道,有的借语言传递中国声音,有的深耕学术传承知识,有的以专长搭建交流桥梁。这充分印证了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人才培养摒弃单一模式,既夯实语言基础,又聚焦职业场景适配能力锻造。
可见168股票配资,无论学术深耕、国际组织履职,还是媒体传播、外交实务,外国语学院学生皆能凭借学院培养的本领立足,将外语优势转化为职场核心竞争力,有力证明外院人才培养兼具“广谱性”与“实用性”,培育出的不是囿于考试的“语言工具”,而是可在社会各领域担当重任的实干人才,为国家与社会发展持续输送优质外语人才资源。
发布于:陕西省配资头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